刘又铭教授是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他提倡“当代新儒家荀学派当代新儒学”,研究领域有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朱子学、学庸、当代新儒学。其脸书的部落格“儒家情怀-荀学pie”常常通过分享生活中的故事,以小见微,深受学生和粉丝的喜爱。
现今,两岸学者对“儒学”的研究都以“孟学”一系为大宗,而以“荀学”一系为次要甚至陪衬,这是宋明以来儒家独尊“孟学”的风习所导致的。但随着时代、社会的改变,今天至少应该同等地看重荀学。
受到冯友兰先生提出的“《大学》为荀学说”的启发,刘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大学》、《中庸》、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裵頠《崇有论》,其实都具有荀学性格;清代中叶戴震的哲学,其实就是荀学的最新版本;唐代韩愈与清代戴震其实都是“孟皮荀骨”。
那么,“ 荀学”为什么会被误读呢?刘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招牌话语,有人翻译成英文“human nature is evil”,真的有这么可怕,严重吗?有时候,有些人,个人欲望就是很强,就是很容易被欲望牵引,可是如果跟着欲望走,会去冒险、流浪、挫败、堕落,直到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个安心的自己的时候,总会在黑暗中看到一闪一闪的微弱的光,这就是人的道德情感,尽管微弱,但一旦被召唤出来,就必然行识如一,人的格局也会越来越辽阔。所以,孟子的“人性本恶”并不是“human nature is evil”,而是关怀人性中善恶交战时的主从,深浅,大小,强弱,简单点说,孟子说的是“弱善”。
刘又铭教授主张用“创造的诠释学”来研究荀子,去重新理解和诠释荀子哲学。
在场师生支颐凝神,通过认真聆听,为自己的国学殿堂,打开了另一扇门。

(时间:2016-04-19 来源:)
上一篇:古琴家李家安先生“古琴雅集和传统文化讲座”
下一篇: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清明节祭祖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