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飞草长的5月,我院特聘教授“长衫先生”李里先生再次光临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为同学们解读《大学》,畅聊《大学》的智慧与人生。
在了解了同学们对《大学》学习的期待与困惑之后,李里先生从《大学》出现的缘由到大学这篇文章,逐字逐句为同学们详细讲解,其间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洋溢着幽默与智慧,报告厅不时爆发出快乐的笑声。

李里先生指出,《大学》作为《四书五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典的地位是当年儒学大家们为了对治社会问题而树立起来的。《大学》就是讲大人之学,儒家的全部学说就是使人成其为真正的人,落到实处就是“感恩”和“孝悌”,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之处。大学的大,就是把人之区别于禽兽的光辉彰显出来,发挥到极致。儒家的学问就是以《大学》为根本,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程夫子因此说,《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

形象的演示
随后李里先生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大学章句序”开始讲起,逐字逐句为同学们解读《大学》。先生指出,“古之大学是教人之法也”“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仁义礼智信”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光辉。圣贤就是教化,让人性的光辉彰显出来,使人享受到做为人的幸福。今天蔡院长办了国学院就做了这件事,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元气,当年马一浮先生也是如此,因此把书院命名为复性书院。复性就是将老天赋予人之为人的特性恢复过来,也就是让人性的光辉真正释放出来。古代的圣王君师,继天立极,就是把人性发挥到极致,把仁义礼智信发挥到极致。

李里先生板书
“三代教化的隆盛,其法逐步完备。”我们古代就已经有了系统的教育体系和要求。孩子长到8 岁之后进入小学,学习做人的学问,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术书数。洒扫是养成勤的品格,学会做事的方法、修心的方法。应对是应答,现在的年青人就不会应对,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起码的礼节。对答如流,说明胸有丘壑。进退就更重要了,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它是审时度势的表现。

学生提问
到了15岁则要学大学之道。从天子至元子,公郷大夫与民之俊秀皆入大学,学穷理尽心,修已治人,此即学校之教,大小学之分。庸常之道,讲的是每天离不开的各种关系,所以所有的人都要学习,学的就是生活之道。人人都知道学习是要彰显天性中的仁义礼智信,尽职份之当为,敦伦尽份,各勉力以为。因此《大学》这篇文章,把一个人成其为真正的人应该有多大的规模写得很详尽,独得夫子之宗。

学生提问
李里先生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开始讲解《大学》的具体内容。他指出,“明明德”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人具有觉性,通过觉解把光明的德性发展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明明德。亲民的结果是,使他人在崇敬之心升起的同时匡正自己。它是情感的认同,是感动后的自发改变,是张善隐恶。止于至善,就是善到极点。牺牲自己来帮助他人,完全无私就是至善。至善的精神是对善终生不变的信仰,儒家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构建了这个信仰。明明德的过程是由小及大的过程,由此及彼的过程。“大德敦化,小德川流”最终落脚点都在于修身,都是被感化而来。修身还要先从正心开始。

学生提问
诚意正心致知格物是明明德(是修身复性),齐家治国是亲民,平天下(至善)是天下人都能复性。这就是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是儒家的理想和追求。李里先生详细分解了八条目(诚意、正心、致知、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内容,澄清了每一条目的含义和关键要点,特别强调要同学们对照行之,必当受益无穷。

热情洋溢的讲解
《大学》通篇讲的都是人性光辉的散发,明明德于天下,其目的是彰显人性类的光辉,复性复仁。这是理想,也是光辉的人类之路,它一定是漫长的,但是作用却是光辉万丈的。平天下是至善之目标,为君为师,实现教化。“国不以利为利,当以义为利。”以义为利是以教化为最大的利益。为什么要回归圣贤教育?就是要彰显教化之功,我们中国要掌握世界的话语权,让世界行王道。世界格局才会由此发生变化。

认真写学习笔记
三天的课程临尾声,同学们都踊跃地向李里先生提问,话题涉及科学与传统文化、儒家治世与政治需要的关系等等,先生给了精辟的解答。
最后,国学院蔡恒奇院长做了总结,感恩李里先生三天的精神盛宴、饕餮大餐,感恩他发呵护之心,栽培我们国学院的学子,这是我们国学界真正贤者沛然散发出的人性光辉。院长也给国学院学子们提出要求“你的至善在哪里?一切都是止于至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点点滴滴都能做到,就达到了大学的理想彼岸。修身做不好,要干成事,不可能。这样重要的事,要贯彻到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每个人把自己能做到的,做到最好,就是止于至善。”祝愿我们国学院学子将来进入社会,能摇夺不变其志,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最终“立君子之身”,献身圣贤教育,彰显教化之功!

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

李里先生细心讲解

蔡院长致辞

欢迎关注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