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中午,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全体师生一行来到大同,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游学活动,此次游学的主要地点为大同博物馆、九龙壁、恒山、文庙、华严寺和云冈石窟。
师生们的午餐是在雨花斋,一家慈善素食餐厅进行的,排队行礼、餐前感恩、止语就餐,同学们践行圣贤教诲,落实经典所学,桌上的惜福水和义工们的奉献精神使同学们深受教育,有同学主动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为大家发放餐具、打餐和洗碗;得知雨花斋是慈善机构时,国学院师生纷纷解囊捐助。








离开雨花斋,国学院师生先后来到大同博物馆和九龙壁。
博物馆共四层,按照历史的沿革分为沧桑代地、魏都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大板块,展出的有恐龙化石、精美瓷器、妙笔丹青和佛像雕塑等精品文物,从远古时期的恐龙化石到司马金龙墓葬的棺床俑阵;从辽金时期的建筑遗存到明清年代的兵器车辆,很多堪称国宝的文物令人叹为观止,在欣赏的同时,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照片。







九龙壁是中国现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9条飞龙跃然壁上,活灵活现,气势磅礴,其中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







10月25日,国学院师生来到北岳恒山,峰峦叠嶂映入眼帘,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果老洞、会仙府、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充满了神奇色彩;悬根松、紫芝峪等都是自然景观中的奇迹;险峻的悬崖古庙、苍遒的峭壁刻字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同学们都沉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如果说攀登的路是艰辛、劳累的、也是充满惊喜的。登上山顶,环顾一周,周围所有的景色一览无余,比同学们高的只剩下了天上的云,疲惫一扫而光,顿生豪情万丈之感。




12月26日,这是老师与同学们在大同的度过最后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一天——文庙祭祀。先圣的雕像端坐在庙堂之上,庄严肃穆,国学院潘澈教授和李树广教授为祭官,同学们在教授和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跪拜先师,表达对圣人的尊敬仰慕和追思,整个过程师生们斋庄中正,允恭虔敬。
有的同学说:不知怎的,我在国学院这么长时间,每学期都会有祭祀,可是这次,却感觉与以往都不相同,许是圣人近在眼前,又许是受空气中庄严的气氛影响!这就是圣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