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者,华夏之灵兽也。收百毒而远人,形丑陋而心至善,不丑不足以远人也。故中华以为吉祥,敬之畏之,遂铭于百物,用其音意:蝙者,遍也;蝠者,福也。故曰:蝙蝠者,佑我康宁,遍我福祉者也。五蝠合于桃,则曰“五福捧寿”。蝠镂于桃,则曰“福寿延年”。蝠合于万,则曰“福寿万代”。合于桂花,则曰“福增贵子”。蝠镂于钱,则曰“福在眼前”。红糖雕蝠,则曰“鸿福齐天”。合于鹿、桃、喜鹊,则曰“福禄寿喜”。合于寿桃、灵芝,则曰“福至心灵”。合于荷花、圆盒,则曰“五福和合”,合于流云,则曰“福气来临”。合于童首,则曰“福从天降”。合于寿桃、石榴、如意,则曰“三多九如”。诗云:“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蝙蝠,人之大福寄焉。


钟馗者,百姓之门神也。钟馗在门,铁面虬鬓,正气凛然,百毒不入,百邪不侵。辟邪除灾,降妖伏魔。故古之人家,或雕镂于门窗,或张贴其画像。然钟馗之像,不离蝙蝠。或曰,蝙蝠无所不至,可导而除邪也。或曰,钟馗除之,蝙蝠收之,故其百毒在身也。然虽无钟馗,民亦多雕镂蝙蝠于门窗梁柱,以祈驱毒除魔而纳福也。

敬畏者,智之始也。无知无畏者,大凶之兆也。唐人陈子真,得白蝙蝠大如鸦而食之,一夕大泄而死。宋人刘亮,得白蝙蝠、白蟾蜍合仙丹,服之立死。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是故天地之道,不可僭越。雷池一步,即为凶险。今天下一体,呼吸与共。古人曰:“万物一体谓之仁。”诫人以爱心待万物也。故曰鸟兽草木,我之自然也。《书》曰:“毋不敬。”警人不可以不敬万物也。是故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皆不为也。《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

万物异类,风月同天。中华文化素有善及草木、恩及禽兽之举。积善施仁,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不忍之心,悯物之情,非徒华夏之文化,更为中华之精神。

谨以此文,祈武汉平安!中国平安!普天之下,万蝠万福!
{注:宋代李石著《续博物志》云 “唐陈子真得白蝙蝠大如鸦,服之,一夕大泄而死。” 又:“宋刘亮得白蝙蝠、白蟾蜍合仙丹,服之立死。”}
(时间:2020-02-11 来源:)
上一篇:游学五台山(图文)
下一篇: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助力企业发展 蔡恒奇院长发表“国学与企业文化”主题演讲(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