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精彩活动

当代国学种子人才培养云端研讨会召开

 

 

2022521日,北京人文国学院课堂教学汇报暨国学种子人才培养云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有:当代国学人才培养之课程体系建设、当代国学人才培养之得失及经验交流、国学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建设与阶段衔接、新形势下国学教育之核心任务与未来方向等。

 

 

会议由北京人文国学院主办,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儒学年鉴社、中华儒学会、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山西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天元集团、北京四海孔子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大学、全球私塾联谊会、中国教师教育网、孟母国际、北京文礼经典学校、太原北辰国学学校、曲阜春耕园学校、崇儒学堂、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山西忻州创奇实验学校、大连明德书院等高等院校、中小学、书院学堂,及国学教育推广机构的200多名人士参与线上会议;会议由国学汇与国学台进行线上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达30余万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次会议由北京人文国学院院长蔡恒奇先生主持。蔡恒奇院长首先向与会诸君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衷心的感谢大家对国学院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护佑!他说:你们的到来就是我们国学院的节日,我们如沐春风,如夏登台,无比荣幸。518号是我们国学院的生日,三年前的今天,我们国学院举办了“复兴中华道业,培养种子人才”研讨会,同时开启了长城班的实验。时隔三年,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长城班的状况。有些朋友一直想过来听课,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未能如愿。所以我们只好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强大支持,在网上向大家来做一个汇报,汇报我们国学院的探索实践。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今天到会的师长、同仁都是我敬仰、学习的贤父兄,是我的榜样,敬请对我们的实践作指导、批评,帮助我们提高和成长。成中英先生、吴光先生、郭齐勇先生等都是我们的国学前辈,都是国学大家,是我们的导师。我记得,2001年,郭院长就在武汉大学首开国学班,是我们国学教育界重要的开拓者、领路人。于建福教授、李里教授、徐建顺教授等一批朋友在北京、尼山、成都,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艰苦卓绝、成果卓著的国学教育实践探索,还有一批扎根于沟壑,志于道、守死善道、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百折不挠的弘毅志士,在国学人才培养上探索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今天我们汇聚一起共同探讨当代国学人才培养,诸如课程体系建设、国学人才培养的得失、国学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化建设、新形势下国学教育之核心任务与未来方向等诸多话题。这是一场国学盛会,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复兴中华道业,共同培养国学种子人才!

 

长城班尚书课堂汇报.jpg 

 

蔡院长就国学院九年来教育教学上的探索实践做了详细汇报,国学院长城班学子通过《尚书·商书·微子》公开课方式进行了国学院学习模式的汇报。汇报持续了45分钟,蔡院长进行了简单的点评。整个过程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憾。蔡院长说:长城班目前有10位同学,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在此特别感谢我们的私塾书院输送优秀学员。近三年来,依照一门深入、一道贯通、以终为始、以经解经、经史互参、切磋琢磨、穷尽功夫、修身致用、生动有趣等原则,长城班同学已经逐字逐句解完“四书”《诗经》,现在正在学习《尚书》,目前进度已过三分之二。 国学院的要求是,对学过的经典做到会背、会解、会用、会讲,特别要注重修身。每本书学完都要进行贯通,如:《论语》学完,每人都要将20章的文脉贯通,然后再进行主题贯通。每人都要写“《论语》中的君子之道”“《论语》中的孝道智慧”“《论语》中的教育智慧”。学完《孟子》都要写“《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教育智慧”“《孟子》的管理智慧”……等等,每篇文章不低于5000字。长城班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写万字左右的贯通。《诗经》学完后,同学们每人写了1万多字的《诗经》总结,并围绕18个主题每人选择两三篇写作。如“《诗经》中的家”“《诗经》中的爱”“《诗经》中的人伦之美”“《诗经》中的劳动”“《诗经》中的君子”“《诗经》中的夫妻之道”“《诗经》中的君臣之道”“《诗经》中的朋友之道”等等。这些作品我们将在稍晚的时候在平台上呈现,以就教于各位大家。

最终我们要打造一个五经团队,希望得到各位的指导。

 

  

成中英教授对国学院学子《微子》疏解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国学院学子的解经很精彩,对目前国学教育的整体发展非常有价值。国学是中国传统的学问,是中华传统文化本体之学,是种族生命力的根源,是认知的根源。今天的国学,在其他学问发展起来之后,能够起到统合的作用,具有再生的能力,使民族的学问能够活用,能够真正发挥生活上的影响,在行为上表达出来,使人身心和谐。

北京人文国学院能够在一百年来国学断代的大背景下,由蔡院长领导,毅然决然的发起,并慢慢把国学晋升到一个殿堂,成为国家重点的关注,成教授认为非常好,非常重要,他也非常赞成。

成教授将国学教育分三级别:第一是初等,即学统,包括识字、生活礼节、背诵;第二是中等,即知统,包括读书,文本,类书,字典;第三是高等,即道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班(读经,修持,训诂)、理论班(比较参观,传统攻错)和整合统一,即知即行。按此分类,北京人文国学院应该是第三等即高等国学教育典范,是高等国学教育的基础班,是最重要的,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的各个方面,使人头脑清晰、气质清纯、行为正当、判断正确。成老接着讲述了高等国学教育八必要:立本、明道(本立道生)、正体、 致知、活用、 践行、 返本创新和返本更新、周转巡回和生生不息。

最后成老希望国学院能够不断的发展下去,发展得更成功的时候,可以办一个扩大班,吸纳更多的人来学习国学,更多专业的弘扬国学,把国学的种子传播出去,这就是大家的成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力量。(成中英先生: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名誉主席、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创始校长、国际中国哲学学会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学大家 

 

吴光.jpg 

吴光教授认为蔡院长发起本次研讨会非常重要,对国学院以往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对以后国学教育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吴教授对国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评价,他认为蔡院长以满腔的热情推动国学的普及与发展,国学院民办公助的模式使其学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树立了办学典范,树立了知行合一的教育典范,树立了修道立德修身养性的道场典范。

吴教授就国学的理念、基本精神和特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国学是以儒学为主导,以儒佛道为主体,兼容诸子百家之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三大基本精神,第一个是以人为本,以德为体的道德人文精神;第二个是讲求实际、实事求是的实学精神;第三个是开放兼容、多元包容的和谐精神。国学又具有道德主体性、整体性、务实性、兼容性、人文性五大特性。

最后吴教授认为国学院的教学总结很有价值,也希望能把国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经验总结形成文字,发表在《儒学天地》上。(吴光先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暨学术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原副会长、学术顾问,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创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暨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暨《儒学天地》主编,国学名家)

 

于建福.jpg 

于建福教授说,听了蔡院长的总结汇报,观摩了长城班的《尚书》课堂,很受教益,与成老和吴老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唯有北京人文国学院这样的国学教育的典范和道场,培育了一批茁壮成长中的国学种子,竖起来一杆国学教育的旗帜,令人十分欣慰。尤其是长城班各位才俊,功夫比较扎实,典籍力求贯通,强化了圣贤思想的穿透力,真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于教授讲述了中华传统价值体系构建的几大要素,一个是圣人的圣,一个是经典的经,一个是道德的道,再就是教法的教,还有修道的修。国学教育的重点在尊经崇圣,本立道生;尊经崇盛源于道,道因圣贤经典而流传千古,圣贤凭借经典而彰显其道;道缘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儒学的要道主要蕴含在经典之中,故而我们必须以圣贤籍以明道的儒家经典为核心,以做修己安人的君子为己任。

于教授认为基于中华教育之道的国学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最低限度的国学教育势在必行:第一是共唱《大同歌》,为实现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提供着丰厚的文化滋养;第二是倡导过好将孟子的诞辰日作为中华母亲节和将孔子的诞辰作为教师节两个节日,以此来助兴孝亲敬老、尊师重道的美德;第三是普及蒙书,蒙以养正,奠基道德人生;第四是研习四书,修己安人,涵养大雅君子。以古圣先贤为友而礼敬之,与中华经典相伴而信奉之,使圣贤之道入乎耳,仁义礼智信根于心,学问思辨行而立于世,志于道而弘毅,修己以安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共谋人类的福祉。

(于建福先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中心主任、国际儒联副理事长)


郭齐勇教授通过观看蔡院长的教学总结和长城班的课堂汇报,认为国学院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特别是经典教育、人格教育和教养教育的推行。国学院的学子展现出来的是乐学,快乐地学习,从中吸取养分,滋润心灵。在成长的过程中,国学学子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国学的学习让他们有一些储备,使他们能够在将来面临人生的坎坷和问题时,都会从祖宗文明中吸取养分,来创造性地应对,创造性地发展。

郭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儒家的学说,儒、释、道三家的理念,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希望年轻的学子能够继承下来,创造性地加以转化发展,加以推动,这就是我们培养国学种子人才的意义。而道统、学统的建设,最根本的还是要围绕着立德树人,围绕着人性来构建,把素养教育,人格教育,做为学统的核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要尊师重道,不要有门户之见,学派之分,要唯道是从;当下国学的发展要与时偕行,做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守先待后。(郭齐勇先生:武汉大学国学院首创院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学大家)


徐健顺.png 

徐建顺教授表示非常敬佩蔡院长创办国学院,以及这些年所做的努力,这么多年来能坚持下来,而且能够走一个不偏不倚的道路,是非常难得的,在全国来说也是非常罕见的。

徐教授探讨了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案,研究国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即如何培养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基本素养,其学术基础是《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他认为现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要拥有中华文化精神信仰、要教会学生安身立命之法和全套的生活技能、要了解中西两套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拥有一些中华传统知识和技能。

徐教授倡导中华文化精神教育,即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系统,中华文化精神是国学的理念系统。他还讲述了国学教育在体制内学校中的整体模式,以推动国学教育的普及。(徐建顺先生:著名国学教育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

 

柳河东.jpg 

柳河东先生首先对北京人文国学院走过了九年发展历程,在当代国学教育事业、国学种子人才培养上做出艰辛的探索、努力和贡献,表示诚挚的敬意;对看到国学院学子们的精彩展示表示深深震撼和感动。

柳会长指出北京人文国学院具有务实、接地气的特点,具有真正弘道的情怀和意识,正是这种情怀和意识,使国学院在没有取得多少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产生的效果和做出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体制内很多高校,给当代国学教育,竖起了一杆旗,树立一个典范。柳会长认为国学种子人才培养应该包含立志、修身、经史合参、历练历事四个方面。

柳会长表示全力支持蔡院长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并号召全国儒学界联合起来,与北京人文国学院相结合,培养出一批能够媲美黄埔军校学生的学子。(柳河东先生:中国儒学年鉴社副社长兼常务副主编、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委员会执行主任)


李长明.jpg

李长明先生说,蔡院长多年来用自己的智慧和自己的能量,以及自己的社会资源,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国学人才;蔡院长的拳拳报国之心,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奉献之心让自己深受感动。他以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者身份向蔡院长致敬,向以蔡院长为首的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养人才的人致敬,向优秀人才致敬。李先生呼吁国学界的同仁和拥有相关资源的人们,共同支持北京人文国学院,积极参与国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为国学院人才培养的宏图大道助一臂之力,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长明先生: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副秘书长、《中国儒学年鉴》社社长、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梁漱溟研究中心副主任、《儒藏精华》编委会主编) 


孟永华.jpg 

 

孟永华先生表示通过国学院培养出的学生,感受到了这所特殊的学校,真的是培养国学种子的学校,并对国学院学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孟教授浅谈了他对道统、学统和政统理解,他认为国学院培养的国学种子人才就是回到孔夫子之道,蔡院长发起的“人人读论语”工程就是回归了道统、学统和政统。(孟永华先生:山西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山西省党校处长)

 

 

冯哲先生表示感动于蔡院长这些年荜路蓝缕,尤其是看到国学院学子的课堂汇报,觉得很受教。这几年,国学在民间的弘扬,遇到不少困难,国学院能够这样坚毅前行,本身就代表了国学的精神,或者说中华人文精神,非常值得佩服。

冯先生认为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国学的人才培养非常地紧迫,除了要把国学的基本知识扎扎实实地推进外,在面对当下跟未来的中国,还需要有几个视角:第一应该有一个域外的视角,国学发展既要有传承概念,同时要有中西比较概念;第二要成为科技发展的背景或支点,能够对国家科技创新起到一种支撑或理念的引领作用;第三在修身、道德修养、科学技术方面,要有一批榜样和典范的引领。

围绕这几点,冯哲先生认为国学院学子在国学的知识层面、自学层面已经上道了,长城班所进行的研讨,在很多高校里面也是很难看到,国学院是真正保留了国学的种子和元气;但还要对未来有一种莫大的图谋,要有国学的豪情和气象,要面向未来来学习国学,思考国学之用。

冯先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这条路,希望更大层面地团结和凝聚,期待国学院学子成为对中国文化的掌握最精深的一批人,能够起到典范作用。(冯哲先生: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创办人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顾问)

 

李志峰.jpg 

李志峰先生就目前国学教育急需突破之处进行了探讨:第一,360行,行行出状元,是解决高考独木桥的最本质办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第二,用灵魂引领灵魂,教师要用中华文化精神把孩子的灵魂塑造好;第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实现用国学来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李志峰先生:中国教师教育网监事长,罗浮山泰学学校董事长)

 

贺益德.jpg 

贺益德先生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主张要将家长这股巨大的力量利用起来,汲取家长的智慧,家校共育。(贺益德先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家塾教育先行者) 

 

王峰.jpg 

王峰教授表示对国学院学子的解经课感到很震撼,这种解经方法在古代是朴学的方法,是最扎实的,最能够训练一个人的经典学术根底,非常难能可贵。王教授参加过两次国学院组织的论坛,分别看到了国学院四书和五经的教学现场,都是非常令人震憾的。通过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到国学院对经典教学的安排,做到了内圣和外王的结合,是全面的、符合学统和道统传承的做法。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在高校展开国学教育任重而道远,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需要不断地摸索,现在国学院的做法已经相当成熟,有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只要我们根守经典,不断地去整合,以开放性的心态去应对时代,从事经典的传承与发扬,我们民族的未来是有希望的。(王峰先生:重庆大学教授)

 

李国鹏.jpg 

李国鹏先生指出国学教育在低龄阶段是对做人、做事的培养,以及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最为重要。立足根本,是目前国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然后再谈培养出能够有域外视野的,能够接纳包容、吸纳融合的人才,这就要以坚守国学教育为根本。 (李国鹏先生:太原北辰国学学校创办人、校长,山西省蒙学研究院副院长,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客座教授)

 

周应之.jpg 

周应之先生说,有几个国学院的毕业生在孟母堂工作,通过和这些学子的共事,周应之先生认为他们是很好的“对手”,能够互相辩驳、互相切磋,非常感谢蔡院长培养了一批人才加入到国学事业传播的队伍建设中去。周先生就当今社会背景下心性之学的接续问题进行了探讨。(周应之先生:现任“孟母国际”负责人,北京文礼经典学校督学)

 

邵雅忠.jpg 

邵雅忠先生主要介绍了春耕园的经学教育思路:首先,秉承守先待后的精神,根据不同年龄段,安排比较完整的经学,完整地讲解经书古注;其次让学生整理传统文化典籍,进行出版,为往圣继绝学。春耕园注重按照古代的经注去体会古人的思路,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当今的社会,分析时事。邵校长认为自古官学和私学都需要良性的互动,国学院处在民间办学,又跟很多官学有紧密联系,是非常好的条件,官学能够定共识共知,私学可以因时制宜,在现有的大背景下,开出一些新的气象。期望蔡院长能带领大家,把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积累,开出新的气象来。 邵雅忠先生:曲阜春耕园学校、广东博罗福田春耕园学校总校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委员会高级讲师)

 

吴广毅.jpg 

吴广毅先生回顾了近三十年来国学教育的发展,探讨了国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国学在民间和体制并行的情况下,民间的国学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并期待以私塾学堂为代表的国学基础教育和以人文国学院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能够上下贯通,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国学教育的全面复兴。(吴广毅先生:崇儒学堂山长,崇儒塾教联谊会会长。) 


李显峰.jpg 

李显峰先生表示蔡院长对文化的坚守,是行业的榜样和力量。李先生希望在国学界能够有更多的参访与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努力,使国学在时代的春风中弘扬下去。(李显峰先生:传统管理思想企业实践专家,大连明德书院创办人,太阳谷华夏学校校长) 

 

陈俊杰校长近十年来一直在探索体制内教育如何与国学教育有机结合。目前,国学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推广取得一些成效,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职业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达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校期间的文明礼貌、综合素养、遵守纪律的程度等,都超过了没有学习国学经典的高中生,他们的毕业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上也极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国学教育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陈校长认为国学教育一定能够助力民族的复兴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一定能够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陈校长提出国学种子学校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当下国学教育的薄弱环节仍然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在体制内的融合,需要国学教育专家在理论上实践上给予指导,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陈俊杰先生:山西忻州创奇实验学校校长) 

 

王军伟.jpg 

王军伟校长分享了成达学校八年来国学课程和国家规定课程结合的实践经验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增加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诵读类课程、欣赏类课程、理念类课程和专题类课程,贯穿幼儿园到中学,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同时针对家长开发相应课程,开设家长课堂,家校共建。通过参加阅读和写作能力大赛可以检验出国学课程的植入对学生的学习不但没有影响,而且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王军伟先生: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校长)

 

 

顾建华先生觉得这么多年来蔡院长除了主持国家传统文化与课程化研究重大课题之外,一直在做传统文化的弘扬实践,身体力行在第一线,用生命、用灵魂在做教育,像孔子一样做生命教育,非常值得敬佩。顾先生认为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文化复兴的特别时代,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个是要找到中国文化的本体是什么,找到源头活水;第二是在术的层面如何整合学科教育,化解当代教育的困惑。(顾建华先生:全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新课改示范工程主任。)

 

王荣霞.jpg 

王荣霞书记汇报了在国家推行新文科新工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在高校内如何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中华文化气质的高等理工科人才。首先是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打造明经明道信经信道的教师队伍;其次在学生中强调经典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学生的经典教育人格教育以及素养教育,开设通识课程和典研读课程,贯穿大学阶段的始终。(王荣霞先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党委书记)

 

李景春.jpg

李景春主席说,他近年来次到国学院参观,耳闻目睹了国学院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感觉真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国学院将国学教育落到实处,将经典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践行圣贤经典,旨在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与家国情怀培养更多的君子非常了不起。李景春主席汇报了在企业中进行国学教育的实践经验,在天元集团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对员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员工受益、家庭受益,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使企业受益、社会受益,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学人才进入企业,能够帮助企业高质量、稳步发展。天元集团将与国学院携手,共同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学人才,将文化的软实力转化成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不息的驱动力,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李景春先生:著名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博鳌儒商榜标杆人物、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儒商文化特聘专家、天元集团与天元书院创始人)

 

 

640-(3).png

更多内容 请关注国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