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塞外的五月,暮春乍隐若现,仲夏阒然绽放。在国学院创立五周年庆典暨第四届全国私塾高峰论坛圆满结束后,二十三日我院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我们荣幸敦请到哈佛大学哲学系博士、现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第三代新儒家代表成中英先生莅临国学院授业传道。一时盛况空前,气氛热烈,现场与网络直播同时进行,云集师生数千之众。成老夫子年及耄耋,但思维之清晰,学识之渊博,为人之谦逊,无不令人赞叹仰止!

成教授从国学概念、国学源流、国学精神及国学应用价值等方面展开了本次讲学。他认为国学主要来源于中国文化体系,早期国学包含面很广, 譬如思想、知识、文本等核心要素。国学概念的第一要义是能代表“中国的学问”,代表中华民族这个族群的文化认同,代表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认知系统,所谓“参天化地,发育万物”,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共同的价值典范。先生特别指出中国学问的特点是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这与西方上帝造人或古希腊哲学把世界看做物质不同,西方发展模式如科学至上、核武器制造等会导致人类走向毁灭。

国学之源可以追溯至伏羲时期。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古代陶片文字、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木牍竹简等早期国学文献资料保留着古圣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知信息,记载了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美好情感的表达、承载着对未来的关切,经过个人、家庭、社会传承传播,渐渐形成了早期“六经”系统,中期“四书”系统,后来再形成了“十三经”,其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就是易儒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我节制、奋发有为的精神,把人培养成自我管理的君子,乃至社会国家的领导者。道家、佛家等诸子学问蕴含了丰富的修身治国思想,与儒家具有互补性,共同构成了国学的源与流。与宗教求证个体灵魂的解脱不同, 国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人建立一个健康的开放的坦荡荡的人生观。同时,也是一套生命观,一套价值观,一套宇宙观。

成教授强调国学之精神在于文明教化。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如鲜卑北魏、蒙元、满清,这些民族先后都被华夏文明所同化, 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近现代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与价值观的输入,导致中国文化衰微, 而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国学的精神落实到个人修养上即人格的养成,即成为一个“现代君子”。

其次,国学的应用价值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文化经典的传承,实现古典思想与现代价值的转换、诠释。譬如孔子倡导“为己之学”,自立立人,修己安人;《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都是教我们怎么做一个更好的人,能够帮助别人做得好的人,让社会变成更好的社会,让国家变成更好的国家,让世界变成更好的世界。

在讲到国学推广时,成教授说“我很佩服蔡院长,他致力于国学的发展有五年之久,显然就是把国学当成生命的营养”。最后成老与大家共勉,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国学精神,为中华民族为世界做贡献,一方面复兴中国文化,二方面运用国学为现代社会服务,使人类发展走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共建人类生命共同体。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因为时间关系总共提问了十二个问题,诸如国学的界定、国学的现实意义、国学与汉学的区别、儒学与人权权利、世界问题与人心问题、国学与民族创造力、道家的逍遥思想、儒家的执着有为与佛家的解脱放下等问题,成夫子都耐心的逐一为同学们解惑。

国学院蔡恒奇院长最后做了总结:国学是中国人,特别是古圣先贤认知天地的学问。很多同学都已经背诵了原典,重要的是如何把经学思想真正与现代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同学们的问题体现了大家已经在思考生命,以及生命与世界、宇宙的关系;仁者,天地之心也。如果我们解决了心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世界的问题。







最后国学院全体师生由衷的礼敬成中英教授对我院学子灵魂的引领与滋养。
(时间:2018-05-26 来源:)
上一篇:国学院全体师生参加《经典咏流传》
下一篇: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举行释奠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