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八月,金桂飘香。农历2020年8月12日,是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夫子诞辰2571周年纪念日。为传承中华传统礼仪,表达对圣人、对中华文明的诚敬心,弘扬华夏精神和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当天上午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苏洪清副院长带领国学院全体师生在国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释奠礼”,共同缅怀至圣先师。

排班就位

击鼓奏乐

主祭官、众陪祭官,肃然而立,现场庄严肃穆。
“释奠”是古代学校的一种庄重典礼,内容为陈设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荀子《礼论》把“礼”最核心的内容归结为“天地”“先祖”“君师”三项,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释奠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仪式包括:上香、迎神、击鼓、奏乐、初献、奠帛、献爵、读祝、亚献、终献、望燎、送神,全体参礼人行传统跪拜礼。

行初献礼

盥洗所

酒樽所

读祝

行亚献礼

行终献礼

饮福受胙

众学子行跪拜礼

望燎
“丧尽礼,祭尽诚。”《礼记·祭统》:“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导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国学院学子在祭祀过程中秉持“祭神如神在”的诚意,表达自己对圣人穿越时空的敬仰。
祭文
圣诞2571年,西历2020年,岁次庚子鼠年,农历己酉月,甲戌日,北京人文研修学院国学院,院长蔡恒奇率全院老师同学,共庆大乘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圣人诞辰。
清风送爽,海晏河清。国泰民安,举世欢腾。
为政以德,气正风清。有教无类,修齐治平。
代代传送,育人至今。恩泽海外,壮我天威。
千木泽茂,群兰秀颀。道贯古今,德胜天地。
杏坛春晖,泮池桃李。华夏顶学,百代不息。
学优而仕,教以仁义。而今万民,见贤思齐。
大同世界,四海兄弟。孜孜不懈,永秉传承。
呜呼哀哉 伏惟尚飨!
国学院是北京人文研修学院最重要的特色学院,是实施“文化育人”的重大教育改革举措的基地。它是为全国读经学子、文科偏科生、天才生搭建的一个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成就其天性的平台;是为追求真正的民族教育、追求文化理想的学子们创办的一个融入古代书院教育理念的国学教育平台;是国家规划课题的国学教育实验与研究基地;秉承“用生命培养生命、以灵魂引领灵魂”的理念,全方位落实圣贤教育。
国学院是北京市教委扶持建设的面向社会的国学教育基地,2013年获得北京市教委支持,教委拨专项资金建设了国学报告厅古琴室、古筝室、太极馆、国学图书馆等国学专业学习场所。国学院专门传授代表中国几千年最高智慧的圣贤文化——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智慧,教育的智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注重圣贤们所点化的生命义理的阐发,国学智慧的运用与古今案例的学习以及国学智慧应用能力的培养。2019年学院启动了“国学长城计划”,为“复兴中华道业,培养种子人才”奠定了基础,人民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人民新媒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国学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由著名国学教育家蔡恒奇院长带领,在数十位资深专家学者的全力支持下,七年来已经培养了一批学有所成,并顺利走向社会各个岗位的国学毕业生;同时锻炼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越来越获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好评和认同!
(时间:2020-09-29 来源:)
上一篇:第七届国学与家庭教育智慧公益论坛(图文)
下一篇:11月 国学讲座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