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学院动态

国学院学子作文选之《诗经》中的朋友之道—张斐宇

 

国学院学子作文选之《诗经》中的朋友之道—张斐宇

  

 

《诗经》中的朋友之道

《说文解字》云:“同志为友”,凡是志同道合的人皆可称为友。《礼记•儒行》言:“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从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又善于兄弟爲友。”可见儒者对友的看重。与我们现在快餐式交朋友不同,古人对待交友是有极高的道德要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绿林好汉的义气虽然让人向往,但却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有权有势的人人都想攀缘,但也不是交友的重要条件;山盟海誓的甜蜜是人们都爱的感情,而往往长久的是二人之间平平淡淡。在《诗经》当中,用平凡的语句,甚少的修饰,歌咏了朋友之间最深厚的感情。 

一、何为朋友

儿时读李白的《赠汪伦》,里面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我感叹到朋友间感情的深厚,若是我对人没有这样的体悟,可能并不能称之为好友,只可为同伴。但在《白驹》之中,我看到了感情本来就具有不圆满性。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就算与朋友最终会分开,但是思念之心永远不绝,不因分开而疏远,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轻易宣之于口,珍藏在心中的才是深厚的体现。

后来再读到《论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朋友之间是分益友和损友的,正直、诚信和学识广博的朋友我们应当结识,而谄媚奉承、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所当避免。

就好比在《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六月》中,虽然是在描写尹吉甫师伐有功归来,全文都在描述整饬军队的场景,但最后一段凯旋归来燕饮时,没有自夸其功,反而写了一句“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提到了尹吉甫的好友张仲。初读到这时不明白为何突然转折,解读为二人一文一武,来俢治周朝,再看朱子所言“宴者之贤”体会,贤人的朋友也必定是贤人,可以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毋友不如己”必是以德行相辅,不是酒肉朋友。《小雅•谷风之什•小明》以大夫西归,未得时而返呼天而诉,后两句提到了“嗟尔君子”,在这里君子的意思是僚友。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穀以女。”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他提到要让自己的僚友“靖共尔位,正直是与”恭敬有谋,或者是要安于其位,正直与助,这样才会神明保佑。真正的好友是劝善的,是好时候会想着你,危险时仍教你要心存正直善良,而不是让你去走歪门邪道。
二、交友之道

如何与朋友相交也是一个大学问。还记得我初中转学的时候,因为不懂如何与新朋友打交道,表现的特别出头,所以导致了很多人的嫉妒,开始和我疏远,后来从其中吸取教训,再去新环境的时候便选择一开始低调。所以交友有道可寻,也有方法值得我们深思。

1、大方。在和朋友相交的时候,首先在财物上我们要大方。“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所赠之物也不是我们不想要的,而是“受言藏之”非常珍贵的东西,才选择赠予你。一句“中心贶之”是我们对待朋友非常重要的发心。不私货物品为重,心中实因你我二人感情之深厚而赠,非有所图之。很多人会认为这样难道不算巴结吗?孟子说:“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总是嘴上说着感情深厚,却从来不去表示些什么,难道就是清高的感情了吗?有一次我过生日,我的朋友忘记了给我买礼物,我心中隐隐在想:难道我们最近出现矛盾了?还是她并不在乎我呢?虽然知道可能是自己多心,但是还是忍不住悲伤了下。财物是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如果在这方面能大方坦然的相处,也可见二人光明正大的心性。

除了财物上的大方,在学习的道路学问的深究,以及德行的成长上,我们也不可以小气。财物上的大方可以让我们结交一些好朋友,但如果做到学问德行上的大方,我们可以结交到一辈子的知己。《小雅•鹿鸣之什•鹿鸣》有两段写的特别美:“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朋友之道,要真诚对待,不可因自私而保留不告诉对方,如果真心喜欢他,更应该告诉对方如何去做,不可因想做老好人而不去提出意见。而当别人提出了意见,应该去纠正,去效仿正确的做法,不能因面子原因而拒绝嘴犟。身为君王的李世民尚可接受魏征的直谏,我们又有什么大面子呢。大方的将好的东西展现出来,大方的提出建议,大方的接受,心胸宽阔的相交会让我们遇见良师益友。 

2、恭敬。尝尝我们的恭敬心可能是对待长辈、老师多一点,同辈之间就往往缺失,在朋友之间相交,哪怕再好的关系,也要给予对方尊重,心存恭敬。如何做到敬,先从话语中可体现一二。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日常生活中,我们多会谈论八卦娱乐,或者向朋友吐槽一下别人的所作所为。偶尔几次还好,但久而久之,难免会失去敬意。就好比有人总在你身边嚼舌根,你会不会觉得他德行有损,渐渐疏远呢?在话语上失去敬的人往往不会得到朋友的真心。所以朋友之间不要让谗言兴起,不作煽风点火之辈。

其次在做事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有没有心存敬意。《小雅•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有一段展现当时做官的人,若用直道便会得罪天子,若用枉道便会朋友相怨。“维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事情时,为了保护自己选择了虚与委蛇的做法,而这种作风在朋友那里或许得不到理解。在抗日年代,有多少人选择了当汉奸、走狗,或许确实因为战争,不得不选择了这条路,但他们的下场是多么的悲惨。我们在做事情当中,不可以违背自己的良心。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恭敬自己畏敬天命。假如我的朋友在做事情当中违背了道,即使他保全了自己,我也不会再与他继续相交。子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与朋友之间,我们要直道事人。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要三思而后行。 

3、谦让。“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君子之间的交往其实没有什么好争的,财色名利这些世俗之物都是要互相谦让。“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不谦让的危害多么大,可以导致两败俱伤。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除了在仁方面要不让于人,其他时候都要有谦让之心。就比如“受爵不让”这一点,足以发生许多争执。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参与了很多活动,比如主持、演讲、辩论,当在这些事情中自己获得好处和成长,我愿意选择以后再有这种机会,就谦让出去,让朋友也能从中获得锻炼,如果总是把持在手中,招来闲言碎语不说,还会失去朋友情谊。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谦让的前一步是不是先施呢?《中庸》说的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最后一个便是“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代表我们对待朋友要先施之,就算对方没有领情,也一定要把恩意表达出去,无微不至。

4、有分寸。再亲密的好友,也要和他有分寸和界限感。《小雅•鹿鸣之什•棠棣》中有一句“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这一处体现了在危难关头,朋友不如兄弟可挺身而出。往往常说“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抱不平”的人看到此处便有所不平,东莱吕氏点评的极好,他说:“疎其所亲,而亲其所疎,此失其本心者。此诗反复言朋友不如兄弟,盖示亲疏之分,使之反复循本,并非薄于朋友也,苟杂施而不逊,虽曰厚于朋友,如无源之水,岂可保哉?”先重于兄友弟恭者,方可重于朋友义气,朋友亦非不忧悯,但于“兄弟急难”略有差。故于朋友之间,也要有亲疏之分,守得本分。


三、朋友相怨

难免我们会与朋友产生矛盾,有时候是小打小闹,几天就和好了。有时候却是一辈子的绝交,其实相怨的地方无非就几点,一点物品一句话语,就能让感情出现破裂。《诗经》中朋友相绝的诗有几篇著名的代表,从中我体悟到了几点。

1、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我们人性中的特点。可以没有,但是如果不平均,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心里。“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朋友之间开始有所失义了,可能并非有什么大过失,仅仅因为一点粮食没分均便会造成如此,所以与朋友相交时,要不计有无,做事要更加用心,不可厚此薄彼造成对方心中的不满。

2、相谮。昔日的好友如今拔刀相见,是多么悲痛的事情,如何导致这样的场景出现呢?就是相谮。因为权利的相争二人之间出现隔阂,没有选择放下而是继续针对,逐渐越走越远。《何人斯》就是一首典型的朋友相谮绝交之诗,讲了暴公和苏公本来为好朋友,但是暴公却谮苏公,苏公与之绝。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

“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

“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祇也。

文中前六句都有怀念之情,希望你能来看看我,我的内心十分悲痛你的背叛,但如果你能来说几句好话,些许我就不那么难过了。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怀念曾经我们是多么相亲爱,如今我这般地步,能不知道是你在背后相谮吗?你说是因为你不够了解我导致,怎能说出这样的话语!这一段感情的凝重让我也不禁深深叹了口气,想起曾经有人在背后捣鬼,在我好朋友面前说我的坏话,久而久之她也就信了。她难道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吗,为什么如此轻易的听信了谗言,让我一度伤心了许久。后来我实在是不甘心,找她畅谈了一晚解开了矛盾,但是心中却始终留有怨情,怨她不信我。所以在后来的交友当中,我碰到了相谮我朋友的人和话,都不会选择去听,如果真的有这种顾虑,我会选择亲自去问她,信任非常地重要。

小的时候和朋友吵架,也会说“和你绝交”这样的话,但是没过两三天就又和好如初。长大后便不会轻易的说出这样的话,就算与朋友发生了矛盾争执,也是希望沟通得到和好,若是说了过分的话语实在是追悔莫及。古人对待朋友之间的绝交非常严肃,比如这篇《何人斯》当中体现出的,虽然苏公并没有用过激的言语指责暴公,但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来评价。还有《割袍断义》的故事,因为价值观不同而与之绝交。为什么古人对待朋友这么苛刻?或者说要求这么高?因为“友”的选择是展现一个人在道义上的高度,若是价值观都不同,那在一起继续相交的目的或许就不单纯,朋友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最能见贤思齐的榜样,我们在看一个人人品的时候,会说到“你看看他身边的朋友都那个样,他肯定也差不多”来这样衡量,所以选择正确的朋友非常重要,同样若朋友做了违背道义的事情,劝改无果及时割袍断义也应如此。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若朋友相谮不相善,连鹿都不如。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相谮别人,就算朋友有什么话语说的过激,在表达的时候也不要传出去,“隐恶扬善”是人与人在相交过程中最舒服的方式。

3、忘恩。其实这是我们与所有人,不论朋友,包括与父母、老师、长者之间相交最不可做的一点,就是忘恩负义。今天我们写朋友之道,朋友之间产生了忘恩,是既心痛又憎怨。《小雅•谷风之什•谷风》就是描写朋友忘恩的诗。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朋友之间,最忌讳的就是“忘我大德,思我小怨。”我们说挟恩求报是不可取的,同样忘恩思怨更是负心,怎可因朋友一点小小的过失,便记恨心中将以往的恩情忘掉呢?还于安乐之时遗忘他,和朋友都如此,可见此人对待其他人时也并未存义。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这一句话印证了我们现在多少人的友情,患难时在一起互相扶持,但是有所好转后可能就抛弃了老朋友,这不也是抛弃忘恩的一种行为!人都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和你共患难的糟糠之妻不可抛弃,那么患难的朋友也是不可抛弃!若是长大后瞧不起少时的朋友,觉得他对自己没有什么助力,便冷嘲热讽撇清关系,这样的人忘恩忘义,谁又敢与之相交。 

朋友之间相交,最注重的就是信义二字。《击鼓》中提到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毛诗认为是战友之间重要的承诺誓言,在战乱中朝不保夕,但与你互相信任并肩而战。《木瓜》中体现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又塑造了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义气。“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在面对朋友中,我们选择以真诚、直道、先施来相交。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做老师的希望自己桃李遍天下,那么作君子的谁不希望自己胜友如云呢?“不患人之不己知”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很着急的事情,我们更应修好自己的德行,“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做到这一点,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受到尊敬,也能拥有受人尊敬的朋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若没有知己,一辈子又该多么地孤单寂寞。“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我们是钦慕他人德行而相交,不是钦慕他人钱财权利而相交,以利而来最终利尽而散。“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互相成就才是最高的境界。 

                                                                                                                                                                                                                                张斐宇敬笔

 

评语:文章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晓畅,内容紧扣经典,并结合自身经验体会,讲述朋友相处之道。深入浅出,取则有法,以平实之言,道深沉之理,颇有劝诫训勉之效,导人以善之功,不失为美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