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学院动态

国学院学子作文选之《诗经》中的君臣之道—张沐霖

国学院学子作文选之《诗经》中的君臣之道—张沐霖

 

诗经》中的君臣之道

 

前言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其中的内容主要以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为基调,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中国古代对人在社会关系的群体性非常重视,具体表现为"五伦",即五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据《礼记·中庸》记载“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其中,君臣关系可谓是重中之重,它能够直接反应出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状况。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探寻:《诗经》为我们讲述了怎样的君臣之道?

  

一、君道

1.1“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在《诗经》中,被赞颂最多的君王非周文王莫属。《大雅·文王》中记述:“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这首诗是《大雅》的首篇,朱熹《诗集传》据《吕氏春秋·古乐》篇为此诗解题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其中,提到文王为人勤勉进取,时时以恭谨自处,再加上天命所在,最终才能奠定周朝的基业。《大雅·思齐》中对文王的“修身”乃至“齐家”、“治国”更是有着详细的记述。“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首章六句,赞美了三位女性,即“周室三母”:文王祖母太姜、文王生母大任和文王妻子大姒,皆雍容端庄而贤淑美好。这也是文王之所以为圣的关键因素。

二章六句,包含两层意思。前三句承上而来,言文王孝敬祖先,故祖神无怨无痛,保佑文王。后三句言文王以身作则于妻子,使妻子也像自己那样为德所化;然后又作表率于兄弟,使兄弟也为德所化;最后再推及到家族邦国中去。

接着以文王在家庭与在宗庙为典型环境,言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即使身处幽隐之处,亦是小心翼翼,而不为所欲为,因为他觉得再幽隐的地方也有神灵的眼睛在注视着。即《大学》中所讲到的“慎独”之意。

 

1.2“切磋琢磨,道盛德至”

与文王一样,对自己的学问与修养有严格要求的还有卫武公。“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卫风·淇奥》)据《毛诗序》:“《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切磋琢磨”真可谓是学问的必经之路。已近九十高龄的卫武公,还能够谨慎廉洁从政,接受别人的劝谏。实乃吾辈效法的楷模。 

 

1.3“颠覆厥德,荒湛于淫  (反面例证) 

上述两位君王,均是将修身落实于身的,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与之相反的情形。

首先是在《邶风》、《鄘风》、《卫风》与《郑风》中,多次出现君王荒于淫逸的诗篇。卫庄公惑于嬖妾,不喜正妻,国人作《日月》《终风》以刺,淫风盛而有《静女》《新台》。此邶风之乱。又有“鄘风”之变及“卫风”无礼。更有《齐风·南山》中的“齐鲁之耻”“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以狐比君,影射着齐襄公和文姜乱伦的无耻行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若是无法将自身的私欲抛之脑后,而整日游荡成性,好逸恶劳,那么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呢?

 

1.4“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反面例证) 

再是因君王听信谗言而至国家混乱的诗篇。如:《小雅·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

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此诗主要讲的是君王听信谗言,放任谗人祸国之诗。从作者的角度看,他应是饱受谗言之苦,致使全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起调便是令人痛彻心肺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随即便是苍白而带有绝望的申辩:“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情急之下,作者无法用实情加以洗刷,只能面对苍天,反覆地空喊,这正是蒙受奇冤而又无处伸雪者的典型表现。

二、三两章,情感稍缓,作者痛定思痛后对谗言所起,乱之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揭露。在作者看来,进谗者固然可怕、可恶,但谗言乱政的根源不在进谗者而在信谗者,因为谗言总要通过信谗者起作用。谗言如同鸦片,人人皆知其毒性,但它又总能给人带来眼前的虚幻快感。因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一旦沾染,便渐渐使人产生依赖感,最终为其所害。作者在第四章中的描述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天子的独特处境、地位使其天生缺乏这种免疫力。故与其说刺小人,不如说在刺君王,此二章句句如刀,刀刀见血,将“君子信谗”的过程及结局解剖得丝丝入扣,筋骨毕现。“盗言孔甘,乱是用餤”是送给后世当政者的一付清醒剂。因听谗者比之进谗者责任更大,故先刺之。

四、五两章,形同漫画,又活画出进谗者阴险、虚伪的丑陋面目。他们总是为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众于不顾,处心积虑,暗使阴谋,欲置贤良之士于死地而后快。但险恶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却是花言巧语、卑琐温顺,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硕言”,或“巧言如簧”。

末章具体指明进谗者为何人。因指刺对象的明晰而使诗人的情感再次走向剧烈,以至于按捺不住,直咒其“既微且尰”,可见作者对进谗者的恨之入骨。那“居河之麋”的交待,使读者极易联想起躲在水边“含沙射影”的鬼蜮。然而,无论小人如何猖獗,就如上章所言“跃跃毚兔”,最终会“遇犬获之”。因为小人的鼠目寸光,使他们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往往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从这个角度看,作者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进谗者的丑恶,也清醒地看到了进谗者的可耻下场。

《小雅·青蝇》篇中更是直截了当的指出:“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把专进谗言的人比作苍蝇,以谗言比蝇声,告诫我们(不止君王)“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二、臣道

2.1“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古往今来,将“敬”字做到极致的大臣中,周公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诗经》中亦多次提到,周公不论是对君还是对民,都做到了一个臣子应尽的本分。

周公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去世后,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在周公辅佐成王理政过程中,被其弟管叔、蔡叔加以诽谤,久而久之,成王也开始怀疑周公,所以,在《国风·鸱鸮》中周公对成王以鸟自比,表其心志。“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在《国风·狼跋》中虽惨遭疑谤,然处之仍不失其常。“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诗集传》中有一段对周公东征作了记述:“夫管、蔡流言以谤周公,而公以六军之众往而征之,使其心一有出于自私而不在于天下,则抚之虽勤,劳之虽至,而从役之士岂能不怨也哉?范氏曰:‘象日以杀舜为事,舜为天子也,则封之。管、蔡启商以叛,周公之为相也,则诛之。迹虽不同,其道则一也。盖象之祸,及于舜而已,故舜封之。管、蔡流言,将危周公以间王室,得罪于天下,故周公诛之。非周公诛之,天下之所当诛也。周公岂得而私之哉?’”其中详细阐述了周公为何东征而诛管、蔡,并将其与上古舜帝做了比对,虽是一君一臣,迹虽不同,然其道一也!

  

2.2“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南征北战,拓展疆土,是古代臣子辅助君王的重要职能。从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此人的能力大小与忠心与否。在《诗经》中,多次提到关于臣子领君之命,外出征战的诗篇。如《小雅·六月》中所言: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四牡修广,其大有颙。

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玁狁匪茹,整居焦获。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此诗主要叙写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北伐玁狁的战争全程。全诗六章,前四章主要叙述这次战争的起因、时间,以及周军在主帅指挥下所做的迅速勇猛的应急反应。诗一开首,作者就以追述的口吻,回忆在忙于农事的六月里战报传来时,刀出鞘、箭上弦、人喊马嘶的紧急气氛(“栖栖”、“孔炽”、“用急”)。二、三章作者转向对周军训练有素、应变迅速的赞叹。以“四骊”之“维则”、“修广”、“其大有颙”的强健,以“我服既成”的及时,“有严有翼,共武之服”的严明及“以奏肤功”的雄心,从侧面烘托出主将的治军有方。第四章作者以对比之法,先写“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的凶猛来势;次写车坚马快、旌旗招展的周军先头部队“元戎十乘,以先启行”的军威。至此,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峰。之后,作者接连使用了三个“既”字(“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描写己方军队以无坚不克的气势,将来犯之敌击退至靠近边界的太原。很自然地从战果辉煌的喜悦之中流露出对主帅的赞美和叹服。从紧张的战斗过渡到享受胜利的平和喜悦。末章,作者由对记忆的描绘转向眼前共庆凯旋的欢宴。“来归自镐”是将记忆与眼前之事联系起来,而“我行永久”说明作者也曾随军远征,定国安邦,与有荣焉。然而自己的光荣之获得,又与主帅的领导有关,可谓自豪与赞扬俱在其中。

整首诗阅读下来,尹吉甫的能力显而易见。除此之外,尹吉甫还是西周时期著名的贤相,一生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忧国忧民,辅助周宣王中兴周朝。

不论是周公还是尹吉甫,他们都做到了为臣所应具备的素养及能力,在自身修养上时刻约束自己,想民之所想,为君王分忧。真是西周的两位贤臣啊!

 

三、君臣之道

对于这一章节,朱熹在《诗集传》的《小雅·四牡》中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内容如下:“夫君之使臣,臣之事君,礼也。故为臣者奔走于王事,特以尽其职分之所当为而已,何敢自以为劳哉?然君之心则不敢以是而自安也,故燕飨之际,叙其情以闵其劳。”无论是君还是臣,都以做好本职工作为首要任务,而又能相互理解,叙其情以闵其劳,这真的是君臣关系中最理想的状态。下面继续讲到:“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辞王事。”范氏曰:“臣之事上也,必先公而后私。君之劳臣也,必先恩而后义。”可谓是将君臣处事的法则讲得清晰明了。

在《小雅》中,多次出现君臣之间宴飨聚会,以通上下之情的诗篇。不论是《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还是《天保》中臣子对君王的祝颂“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都是君臣之间互通其情的美好祝愿。

 

结语

本文从“君道、臣道、君臣之道”三个方面来依次进行引诗例证。“君臣之道”是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所重视的话题。而其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明了自己的职责,而后去修正自身,从而更好地为家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生:张沐霖

                                                                                        2022.3.13 

评语:文章深扣主题,言语准确精炼,条理清晰,述论有据。内容所分君道、臣道及君臣之道,提纲挈领,宗罗有序,层次井然。哲思见乎字里,气象蕴于文中。道正情深,是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