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学院动态

国学院学子作文选之《诗经》概述—韩明辰

国学院学子作文选之《诗经》概述—韩明辰

                              

《诗经》概述

 

前言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徐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诗之作,起人心自然思绪,感物之变而咨嗟咏叹之词,圣人固已协之声律,又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亦刊而去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此诗之所以为教者也。

 

一、国风

1.1文王之世:周南 召南

周南前篇皆言后妃之德,能齐后宫而辅圣王。岂非人伦之始,德行之厚乎?后篇言地方百姓被其化而能自乐,坚其守而能变其淫俗之风。召南亦然,被文王之化,嫁娶得其礼仪,情思发而中节,臣子廉洁正直,女子贞信自守。维鹊至采蘋,言夫人、大夫妻,以见当时国君大夫,被文王之化,而能修身以正其家。甘棠以下,又见由方伯能布文王之化,而国君能修之以及其国也。程子曰:“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天下之家正,则天下治矣。二南,正家之道也。”世之欲正人伦而敦风化者,舍《二南》其奚择哉?

1.2成王之世:豳风

武王克商,逾二年而崩,其子成王立,然年幼不能涖阼,周公旦以家宰摄政, 以成王未知稼穑之艰难,故陈后稷、公刘之业,作“七月”之诗以告成王。时管、蔡因周公摄政,作流言,起兵乱以叛周,成王惑于流言,周公于是亲伐,并作《鸱鸮》一诗以贻王,且避成王于东方小邑。成王既得诗,又感雷风之变,遂悟而迎周公。周公既归,睹时物之变迁,作《东山》一诗,叹将士行役之苦即归家之喜。此后几篇大致美周公之词也。

1.3懿王之世:齐风

   《诗经原始》有言:“《风》之变自夷懿始。”何者?齐国哀公之时政衰,荒淫怠慢,纪侯进哀公之谗言于懿王。懿王信而烹哀公,齐之风始变。遂有《还》《著》  《东方未明》《东方未晞》等刺风俗之诗。至此正风息而变风起。

1.4夷王之世:邶风 桧风

夷王继位,改从前天子于堂上受拜之礼为下堂与诸侯相见之礼,天子之威严于是大为下降,诸侯渐有不来朝贡者。彼时卫传七世而衰,贤人不遇,小人当道,邶风始变而有《柏舟》一诗。桧之君亦不务政事而好洁其衣,桧风始变而有《羔裘》《素冠》《匪风》《隰有苌楚》等伤国叹礼之衰,悲己怀周之诗。

1.5厉王之世:陈风

史书记载: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及孝王崩,厉王立,在位时贪财利,堵众口,塞善言,王室大乱,民起而叛。届时陈国至幽公,大夫荒淫,所为无度,陈风始变,有《宛丘》《东门之枌》之诗,以刺君臣上下之荒淫无度,风俗不正也。

1.6共和之世:唐风

民众暴乱,厉王遁之,时王位虚悬,周定公、召穆公共执大权,史称“共和行政。”当此之时,晋传僖公,其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作《蟋蟀》之诗以告其主,言“今者不乐,日月其除”欲其君勿过俭也,至此,唐之风始变。

1.7宣王之世:鄘风 秦风 陳风

待宣王成年,周、召二公扶宣王继位,共和行政结束,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仲山甫、申伯等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尹吉甫、等人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等地,使西周国力有了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彼时卫国世子共伯蚤死,父母欲夺其妻共姜而嫁之,共姜自誓守义而作《柏舟》,鄘风始变。次观西方之秦仲,宣王命其为大夫,国人美之而作《车邻》,秦风始变。宣王虽使周短暂中兴,然其晚年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使王室又乱,天下不安而无法度,男女无礼而相会,《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之诗出。

1.8平王之世:邶 卫 王 郑 唐 秦

幽王之时,大兴土木,沉迷女色,为女色而失信于诸侯,后被犬戎攻伐,其子平王避犬戎之难,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时周室已衰,名存而实亡,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王国之风始变,而有《黍离》以闵周室,《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以刺平王。届时诸侯林立,变风四起。(邶风)夫人庄姜失位而作“绿衣”,(卫风)卫人美武公而咏《淇奥》《考槃》《硕人》,(唐风)唐人自伤而有《杕杜》,刺君而作《羔裘》《鸨羽》《扬之水》,(郑风)郑之夫妇相戒而有“女曰鸡鸣”。(秦风)秦君受命于周,西伐戎地,国人美而作《小戎》《终南》。至此,平王时期之变风全矣。

1.9桓王之世:邶 鄘 卫 王 郑 陈

平王薨,桓王继位,当是时也,礼义陵迟,男子淫奔,谗伪并作,诸侯背叛,构怨连祸,九族不亲,诗人于是作《兔爰》《大车》以刺之。庄公惑于嬖妾,不喜正位,国人作《日月》《终风》以刺,又闵夫人庄姜之厚。礼教衰而有《谷风》《简兮》《匏有苦叶》,淫风盛而有《静女》《新台》。此邶风之乱。鄘风之变,淫乱无道而有《墙有茨》《桑中》《鹑之奔奔》之讽。卫风无礼而作《氓》《有狐》《芄蘭》。陈有不良之人,国人作《墓门》以刺。郑风无道而有《褰裳》。自此,桓王时之变风齐矣。

1.10庄王之世:王 郑 齐

桓王病逝,庄王继位,执政不明,放逐贤人 ,国人思贤而作《丘中有麻》。郑风多淫而无礼,国人亦不知礼节,贤人见而刺之,遂有《山有扶苏》《狡童》《风雨》《子衿》《丰》等诗。庄公之时,齐国襄公当位,在位时期荒淫无道,乱伦于妹,昏庸无能,喜好田猎,国人惊惧,遂有《南山》《卢令》《敝笱》《载驱》之诗传于世。

1.11釐王之世:郑 唐

釐王当位,变文武之法,建奢靡之宫,制华彩之服,在位五年而后薨。

(郑风)《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皆釐王时诗。

(唐风)时晋国内乱,晋武公弑君篡位,赂王请命,而得诸侯之名,国人见而作《无衣》以刺之。

1.12惠王之世:鄘 卫 郑 唐 陈 曹

惠王之时,卫为狄所灭,文宫公徙居楚丘。国人美之而作《定之方中》,文公能以其道化民,国人皆见淫而耻,作《蝃蝀》以刺淫。作《相鼠》以刺无礼仪之人。卫人作《木瓜》以答谢齐国之恩。郑人作《清人》以刺文公。《春秋》传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晋之妇人作《葛生》以思夫,晋之大臣作《采苓》以戒其君。陈风 《防有鹊巢》者,男女有私,忧间之词。《月出》之诗,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词也。曹至昭公,好奢靡而任小人,国人作《蜉蝣》以刺之,曹之风始变。

1.13襄王之世:卫 秦 曹

襄王时,周室之权尽无,沦为虚悬之名号。诸侯争霸,小国林立。宋襄公之母归卫,思宋不止,故有《河广》一诗。(秦风)《黄鸟》:国人哀秦之良人殉葬于穆公,作此诗以悼之。秦人好战,作《无衣》之诗,妇人思行役之君子而作《晨风》。贤者叹康公不继前礼,作《权輿》之诗。《侯人》者,刺共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之诗,国人见此世风日下,念往昔京周之时,作《下泉》以思之。《鸤鸠》之诗,美君子之用心平均专一也。

1.14定王之世:陈

定王之时,陈国灵公执政,君臣无道,淫靡之风甚重,国人作《株林》《泽陂》以刺之。

 

二、雅

《集传》言: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小雅鹿鸣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各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故或欢欣和说,以尽群下之情;或恭敬齐庄,以发先王之德。词气不同,音节亦异,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周乐,闻《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闻《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

又曰:“小雅,所系者小,大雅,所系者大。『呦呦鹿鸣』,其义小;『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其义大。”

1.1小雅

1.1.1鹿鸣之什

鹿鸣十篇者,文武之小雅也,先其文王以治内,后其武王以治外,宴劳嘉宾,亲睦九族,事非隆重,故为小雅,皆圣人之迹,故谓之正。开篇之《鹿鸣》,先王宴宾客,以通上下之情也,而其乐歌又以呦呦鹿鸣起兴,则其亲厚之意可见一斑,臣子感君王之德,欲天安定我君,使之获天之福,歌《天保》以答君亲厚之意。 《常棣》《伐木》《鱼丽》,下民观君臣飨宴相乐以效之,兄弟朋友故旧相燕相乐而歌之。《四牡》《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以劳,又闵臣之劳苦,为之歌诗以叙其功。《采薇》者,戍人忧心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作诗以歌。《我车》者,臣子受命出征,功成而归之诗也。

1.1.2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十篇者,前则天子燕诸侯,表其功,待以礼之歌乐,中至宣王之时,成、康没,厉王暴虐,天下乱,猃狁,蛮荆得时而入中原,王整军旅,吉甫接令于前,方叔受命在后,严整其军,伐猃狁,退蛮荆,平动乱,诗人作《六月》《采芑》二诗以美之,又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竟土,会诸侯于东都,则天下安定,民众喜乐而作《车攻》之诗。《吉日》者,美宣王田猎先祭马祖,择吉日而出,猎兽众而归,则王之诚敬,军之实盛,师之严律,于此见矣。

1.1.3鸿雁之什

《鸿雁》:周室中衰,万民离散,宣王能劳来还定,安集流民,民感宣王之德,喜之而作此诗。

《庭燎》者,宣王勤于政事,夜未艾而起,光庭燎之灯以俟诸侯。

《沔水》之忧,忧兄弟诸友,非有念乱之心,而多避祸之举矣。

《祈父》者,亦当时上位失其道,至军将无法,役军士无度,军士怨而歌诗。贤人见之,以为不可久处而走,民欲留,歌《白驹》。

《黄鸟》《我行其野》皆世道衰而民失所,适异国又觉非之之歌也。

《斯干》者,宣王即位,修葺厉王时所坏之宫室,美宫室之严大,又祝其君安居吉梦而颂祷之。又美牧事成而牛羊众,梦吉必丰年。

1.1.4节南山之什

节南山十篇,大抵君子刺王不任贤能,忧馋佞乱王之小人,而歌之,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今上帝不仁我周,既降丧乱,又有蟊贼,使我君不明,我民不乐,天不正道则日月失时,万物不生,国无正道则臣不忠,子不孝。故有《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巧言》等诗。此十篇逢厉王之时,正值荒乱,淫乱无道,取民无度,故诗篇多诸侯刺王之诗。

1.1.5谷风之什

《谷风》者,天下俗薄,朋友道绝而相怨,呼而曰:“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蓼莪》之怨,孝子之怨也,欲养父母而不得,悲而泣涕:“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怨曰:“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大东》之忧,忧国役繁而民劳,《四月》之伤,君子自伤也。《北山》《无将大车》者,行役者久劳自伤而忧思之作也。《小明》虽久役自伤,然诗中所言皆怀友劝诫之词,“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也。《楚茨》《信南山》则奉宗庙祭祀之词也。此十篇大抵似节南山,后几篇或略有缓和,疑厉王已过,而至共和及宣王之时。

1.1.6甫田之什

《甫田》《大田》二首,上美农人,言此黍稷稻梁,皆赖农夫之庆而得之,是宜报以介福,而使之万寿无疆也。《瞻彼洛矣》《裳裳者华》者,天子会诸侯以讲武事,诸侯美天子,而天子又作诗以美诸侯也。《桑扈》《鸳鸯》者,天子燕诸侯,颂祷相乐之词,而诸侯又歌诗以答天子也。《頍弁》者,燕兄弟亲戚之诗,《车舝》者,燕乐新昏之诗也。《青蝇》:劝王勿听谗言之诗也。《宾之初筵》:武公饮酒悔过而作此诗。《鱼藻》《采菽》二首,天子燕诸侯,诸侯感天子之德而美之,谓之歌之,而天子又作诗以答鱼藻也。《角弓》刺王不亲九族而好谗佞,《菀柳》则记王暴虐,诸侯不朝之诗。《都人士》者,民遭乱离,不见当年都市之盛,歌此诗而叹。《采绿》则妇人思君子,望其早归之歌。《黍苗》美召伯,《隰桑》喜见君子。《白华》者,申后之怨,《绵蛮》者,微贱劳苦之托。《瓠叶》则燕饮之诗,《渐渐之石》记军士之劳。《苕之华》歌身不逢盛世,《何草不黄》显周室之将亡。故小雅之乐,多燕饮祭祀之词。别于大雅,小雅之乐舞更亲于众,其诗多施之君臣朋友之间,此小雅也。

1.2大雅

1.1.1文王之什

开篇《文王》《大明》《绵》三篇,皆成王初即位,周公述先王德业以戒成王也。

《棫朴》《旱麓》者,思咏文王之德,又作《思齐》以记文王之行,纯亦不已。

《皇矣》《下武》之诗,亦述先王之功业而美之。

《文王有声》则记先王迁都之事,以求天下之安宁,而诗人记其德也。

1.1.2生民之什

开篇《生民》记后稷始生,而播百谷,兴农事之迹。

《行苇》《既醉》,祭毕燕父兄耆老,而父兄耆老又答君之厚而作。

《凫鹥》《假乐》,祭后燕尸,而尸又答王之意也。

《公刘》则召康公咏公刘之事,戒成王以民事尔。《泂酌》《卷阿》亦召康公所作,用以戒成王。

至厉王时,国多病,多有诸侯怨王,刺王而有《民劳》《板》等诗。

1.1.3荡之什

《荡》:诗人知厉王之将亡,故托文王而所以嗟叹殷纣尔。

《抑》:卫武公所作,又使人日诵于侧而自警之。

《桑柔》:芮伯因厉王暴虐,使民失其庇护,而作此诗以刺厉王也。

《云汉》:仍叔所作,美宣王有拨乱之志而能勤修己德,百姓喜天下王化复行。

《菘高》: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谢,尹吉甫作此诗以送之。

《烝民》:尹吉甫作诗,以美仲山甫之德,而又筑城有功尔。

《韩弈》:韩侯初立来朝,受王命而归,诗人作此诗以送之。

《江汉》:宣王命召穆公平淮南之夷,穆公既平,归而受赐,又美祝天子万寿,诗人美之。

《常武》者,宣王既命穆公平淮南,又命南仲整六军,修戎事,除淮夷之难,而亲惠南方之国也。

《瞻卬》:诗人刺幽王嬖褒姒,任奄人以致乱也。

《召旻》者,幽王任用小人,使民饥馑而致侵削,诗人见而刺之。

 故大雅之乐,如朱子言,会朝大飨,受釐陈戒之辞也。比之小雅则更庄重诚敬,多言周之先王行德治,创德业之迹。所言皆周王室之事尔。

三、颂

《集传》: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季札观周乐,闻《颂》,则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1.1周颂

1.1.1清庙之什

清庙十篇,则多祭告先祖,歌咏圣德,告诫子孙当世守之而不失之诗,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又“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后世学者至此,观而当知先祖之德业,礼仪之全备,祀祖之心诚,缺一不可。故而有《清庙》《维清》《我将》《思文》之诗也。

1.1.2臣工之什

开篇《臣工》《噫嘻》者,戒农官之诗,《振鹭》者,二王之后来此助祭之诗,又《丰年》者,秋冬报赛田事之乐歌。《有瞽》欢庆作乐,以合于祖。《雝》《载见》者,武王祭文王,而诸侯来祭之歌。《有客》则以客礼待微子,《武》乃周公作而美武王之颂章。

1.1.3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成王免丧,始朝于先王之庙,而作此诗也。

《访落》:成王既朝于庙,作此诗以延访群臣,欲群臣以先王之道辅己,而保周家也。

《敬之》:成王受群臣之戒,明天命不易,不可不敬也。

《小毖》:成王自言己。幼冲而未堪多难,群臣何舍我而弗助哉?

《载芟》《良耜》者,大地周朝当时农业发展之况。

《丝衣》:助祭饮酒之诗,毛序所谓绎宾尸也。

《酌》《桓》二首,颂武王功业之诗也。

《赉》:颂文武之功,而言其大封功臣之意也。

1.2鲁颂

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又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赐其子伯禽以天子之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

《駉》:此时美僖公牧马之盛,由其立心之远。

《有駜》《泮水》者,燕饮颂祷之词也。

《悶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也。

1.3商颂

纣王无道,为武王所灭,而封其贤兄微子启于宋,修其礼乐,以奉商后,其后政衰,礼乐日以放失,至戴公时,大夫正考甫得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归以祀先王,至孔子编诗,又亡七篇,仅存者五。

《那》《烈祖》者,毛诗以为祀成汤之乐歌也。

《玄鸟》:祭祀宗庙之乐,而追述商人之所由生,以及其有天下之初也。

《长发》:大褅之诗,盖祭其祖之所出,而以其祖配也。

《殷武》:此祭祀高宗之乐歌也。

结语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是观之,歌咏性情之发,先祖德业之至,祭祀颂祷之词,于此备矣。

 

评语:文章通述三百篇,符合概述贯通之旨。国风以周王世系次序之,使各归其所,雅颂诸篇分论其旨,亦颇有深思,是为可取。然总论尚有不足,国风次序而未详篇章题旨,雅颂亦多有合论之处,且多言诗之旨向,而鲜及诗之内容,若严格视之,无乃太简乎。